7塊頸椎骨的迷思
正常人的脊椎分別由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組成。它們借助韌帶、軟骨和關節(jié)連接在一起構成人體的脊柱(如下圖所示)。頸椎其實就是位于頸部的脊椎,由7塊骨頭聯(lián)結而成。在脊椎中,頸椎體積小,但靈活性大、活動頻率高、負重也較大。具體說來,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頸椎周圍包繞著血管、神經和頸部肌肉,組成脖子。
1.小頸椎,大作用
頸椎,上托頭顱,下連軀體,是人體的重要支撐和神經的重要通道,還是人體勞動強度比較大的樞紐關節(jié)部位。更具體地說,頸椎不僅負責支持頭顱的重量,大腦發(fā)出的種種神經支配信息也是通過頸椎輸送到全身各軀干的。另外,全身各軀干也通過頸椎向大腦發(fā)送各種神經信息?!敖Y構決定功能和作用”,頸椎也不例外。其功能與作用主要取決于構成頸椎的7塊頸椎骨。
2.揭開7塊頸椎骨的神秘面紗
2.1中1、2、7頸椎骨
前文說過,脊柱頸段由7塊頸椎骨(如上圖所示)重疊連接而成。在7塊頸椎骨中,其中1、2、7頸椎骨因形狀有所差異,有特殊頸椎之稱。第3、4、5、6頸椎骨,形態(tài)基本相似,均由椎體、椎弓和突起三部分構成,稱為普通頸椎。
1頸椎,也叫寰椎。它由前后兩弓及兩個側塊相互連成環(huán)狀,上與枕骨踝相關節(jié),下與樞椎構成關節(jié)。
2頸椎,也叫樞椎。該頸椎椎體向上有柱狀突起,稱為齒突,具有樞紐作用,故得名為樞椎。除齒突外,樞椎外形與普通頸椎相似。
第7頸椎,因棘突特別長且粗大,末端不分叉,呈結節(jié)狀,故又稱隆椎。稍低頭時,在頸后正中線上很容易看到或觸摸到。臨床上,常以此作為辨認椎骨序數(shù)的標志。值得一提的是,棘突下方凹陷處即為中醫(yī)所稱的大椎穴。
當7塊椎體疊壓排列在一起時,中間有一個圓形孔道——“椎管”,負責人體神經傳遞的脊髓便是從這里面通過。在脊髓兩側分別有脊神經從椎間孔向左右分出,用來支配人體正?;顒?。
2.2第4、5、6頸椎骨
由于頸椎的位置在胸椎和頭顱之間,胸椎缺少活動,頭顱重量又較大,頸椎既要承受頭顱的壓力,還要承擔自身大范圍的運轉活動,如抬頭低頭、扭轉頸部。頸椎的這種生理特點決定了其本身就存在受到損傷和慢性勞損的風險。如果頸部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壓力勢必過于集中,使頸椎疲勞過度,進一步增大勞損的幾率,加速頸椎的退行性變,進而誘發(fā)頸椎病。特別強調指出的是,第4、5、6這3節(jié)下頸椎更易退行性改變。
你知道什么是頸曲嗎?
人體端坐或站立時,從側面來看,人的脖子似乎是直的,但從側位的X光透視的情況來看,包繞其內的頸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很精妙的形成了一個向前凸出的弧度,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頸曲。醫(yī)學上稱之為“頸椎的生理曲度(見下圖)”。可不要小瞧了這個小小的彎曲,因為頸椎功能的正常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便取決于此。
頸曲是人體天然的保護傘
自從人類開始直立行走的生涯后,脊柱便擔當起了承載身體重量的大梁,并逐漸演化出了4道弧線——向前凸的頸曲、向后凸的胸曲、再向前凸的腰曲以及向后凸的骶曲。脊柱有了這4個生理曲線,既可支撐起重重的腦袋,又可對大腦起到減震作用,使雙足行走或彈跳時引起的震蕩不至于上傳到大腦。
接下來,我們主要介紹一下頸曲。健康人的頸4~5椎間盤前厚后薄,造成頸椎中段出現(xiàn)一向前凸出的弧度,因而形成頸曲。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為了增強頸椎的彈性,正如汽車的減震系統(tǒng)一樣,可以減輕和緩沖外力的震蕩,防止對脊髓和大腦造成損傷。
頸曲變了,痛苦就來了
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會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從而使頸曲發(fā)生改變,甚至使頸曲變直或反張彎曲(見上圖)。再有,當人們長期姿勢不當、生活習慣不良,比如長時間低頭工作、睡高枕或頸部外傷、外感風寒時,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發(fā)生改變。
頸曲的改變或消失,往往意味著椎體穩(wěn)定性變差,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體退變,神經受壓以及頸伸肌慢性損傷。另外,頸曲的消失也會導致黃韌帶肥厚、項韌帶損傷、椎體旁有關肌肉的損傷等,進而誘發(fā)頸椎病變。這時,人很有可能出現(xiàn)頭頸肩背疼痛或感覺麻木無力,甚至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癱瘓等一系列頸椎綜合癥。
你的頸曲優(yōu)美嗎?
誰都想擁有一個纖長、靈活、柔韌的脖子,與肩部連接成優(yōu)美的線條,并由此散發(fā)出優(yōu)雅的氣質,給健康的頸椎帶來曲線之美和體態(tài)之美??墒牵阒涝鯓拥念i曲才算健康,才算優(yōu)美嗎?接下來,我們帶你來測量測量你的頸曲是否優(yōu)美。在側位的X光片上,沿齒狀突后上緣開始向下,連每一椎體后緣成一弧線,再由齒狀突后上緣至第7頸椎椎體后下緣作一直線,弧線的至高點至直線的大的距離就是頸椎生理曲度大小的數(shù)值。一般情況下,健康的頸曲正常范圍大約在12士5毫米范圍內。大于17毫米為曲度增大。小于7毫米為曲度變直。曲度后凸者為反張;同時存在兩個曲度,即呈“S”形者,為雙弧改變。
無論是變直的頸曲,還是反張的頸曲,抑或是呈“S”形的頸曲,都在提醒你趕緊采取一些必要的補救措施來拯救你的頸椎健康。
有關頸椎生理曲度的常識
正常人的頸部活動范圍如下:屈曲35°~45°,伸展35°~45°,左右側屈均45°,左右旋轉均60°~80°。
人體端坐或站立時,從側方看人的脖子似乎是直的,但包繞其內的頸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醫(yī)學上稱為頸椎的生理曲度,在X線片上,沿此曲度的走行,在各個頸椎推體后緣連續(xù)的一條光滑的弧形曲線,稱之為頸椎生理曲線,正常值為12士5mm。其測量方法是從齒狀突后上緣至第七頸椎椎體后下緣作一直線,上述弧線的至高點至這條直線的大的距離就是頸曲大小的數(shù)值。
頸椎曲度的形成是由于頸4~5椎間盤前厚后薄造成的,這是人體生理的需要。它可以增強頸椎的彈性,起到—定的緩沖振蕩的作用,防止大腦的損傷。同時,也是頸部脊髓、神經、血管等重要組織正常的解剖生理需要。每當外傷、退變姿勢不良時,不僅可以造成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而且可以因此引起相應的病理改變,從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及X線改變等。
頸部的韌帶
所謂韌帶,即富有堅韌性的纖維帶,有加強骨與關節(jié)之間的穩(wěn)固性作用,在頸部起主要作用的有以下幾種韌帶:
1.前縱韌帶:起于枕骨,向下經寰椎及椎體的前面,止于骶骨前面,由許多組纖維構成,是人體比較長且寬厚的韌帶,和椎體及椎間盤邊線緊密相連。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脊柱的過度后伸活動,位于頸椎的部分能對抗頭顱的重量,增強頸椎的穩(wěn)定性。
2.后縱韌帶: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第2頸椎,沿椎體的后壁,連結椎間盤,止于骰骨。它和椎體線及椎間盤緊密相連。其主要作用為椎體間的連接并防止脊柱過度前屈。頸部反復多次的勞損,可引起后縱韌帶出血、鈣化,壓迫脊髓,引發(fā)脊髓型頸椎病,并對椎間盤的約束作用下降,加速頸椎病的發(fā)生。
3.黃韌帶:位于椎管后的兩個椎板間,起于上一椎板的前下方,止于下個推板的后上方,呈疊瓦狀,扁平、堅韌。因其呈淺黃色,故有此稱。黃韌帶彈性較大,有較強的伸縮性,可協(xié)助頸部肌肉維持頭頸直立。黃韌帶退化肥厚或鈣化,可使椎管狹窄,壓迫脊髓而引發(fā)脊髓型頸椎病。
4.棘間韌帶:介于相鄰棘突間,前緣接黃韌帶,后方移行于棘上韌帶,在腰部較強而頸部弱。可限制頸椎過度前屈。
5.項韌帶:棘突之上的連接為棘上韌帶,但在頸椎部自第七頸椎棘突向上移行稱為項韌帶。位于頸后部,呈三角形,底面向上附于枕骨,尖的部位向下連干棘突及下部的棘上韌帶。其子面是矢狀,后線游離,前接棘突。可限制頸椎過度前屈。長期伏案工作者,由于項韌帶反復多次持續(xù)性勞損,可出現(xiàn)出血,鈣化或骨化。項韌帶鈣化在頸椎病病人中相當多見。在生理狀態(tài)下,各韌帶間相互協(xié)調,以維持頸椎各項活動的動態(tài)平衡。
頸部的肌肉
在解剖上,將頸部劃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面的部分是狹義的頸部或稱頸前部,也就是一般意義上所謂的頸部,后面的部分則被稱為項部或頸后部。在頸后部的肌肉,被稱為項部肌群,又叫做項背肌、項肌、頸項肌等;在頸前部的肌肉則被稱為頸前部肌群。
頸部的肌肉,根據其功能的不同,可分為3組:其中1組為控制頭頸各個方向的運動并保持其穩(wěn)定性的肌群;第2組為懸吊上肢并與其運動有關的肌群;第3組為懸吊胸壁并與其運動有關的肌群。
為了保持頭顱的體位和它在頸椎上的穩(wěn)定性,頸部肌肉需要有一部分經常處于較緊張的狀態(tài);而另一部分則處于較松弛的狀態(tài),以保持頭顱和頸椎的平衡,并控制全身的姿態(tài)。姿勢不良能影響頸項部肌肉緊張與松弛的正常平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應當經常訓練保持正確的姿勢,可以防止平穩(wěn)失調,并可預防頸部出現(xiàn)病態(tài)反應。
容易忽視的問題是,當上肢提重物時,力量可以經過懸吊上肢的肌肉傳遞到頸椎,從而使頸椎受到牽拉,增加了頸椎之間的相互壓力。頸椎病患者在參加重體力勞動后癥狀可以加重,就是與此組肌群的作用有密切關系。
維持大腦底部血液供應的椎動脈
頸椎兩側各有一根椎動脈,它們是從兩側鎖骨下動脈發(fā)出,經兩側頸6橫突孔開始,向上走行于兩側頸6~2橫突孔內,至寰椎椎動脈溝,也就是在寰枕關節(jié)處進入顱腔,進入顱腔后合成腦基底動脈至小腦及內耳。椎動脈與大腦的基底動脈統(tǒng)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當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xiàn)以眩暈、惡心、嘔吐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
椎動脈在頸段走行于頸椎各節(jié)椎骨的橫突孔內,其前內側是各頸椎的鉤椎關節(jié)。當鉤椎關節(jié)退變增生、骨刺形成時,可以壓迫椎動脈,使椎動脈痙攣和扭曲變形。
正常人的椎骨活動時,橫突孔內部的組織結構,主要是椎動脈可以受到牽拉或擠壓。當頭向一側歪曲或扭動時,其頸椎同側的椎動脈可以受到擠壓,對側受到牽張,甚至頭后伸時椎動脈的血流都會減少,但不會出現(xiàn)上述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而且在正常人,如一側椎動脈受壓甚至完全阻塞,如果對側椎動脈還完全正常,可以代償病變側椎動脈,因此并不會造成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的供血不足。
但是,如果一側椎動脈已有某種病變(如椎動脈畸形,骨刺壓迫導致椎動脈痙攣和扭曲、椎動脈血栓形成或動脈狹窄等),而由于鉤椎關節(jié)骨刺的影響,另一側椎動脈又在頭頸轉動時受到壓迫或因刺激而發(fā)生痙攣時,就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相應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在頸椎椎骨間不穩(wěn)定時,也容易影響到兩側的椎動脈及其周圍的交感神經,使椎動脈扭曲并受擠壓。鉤椎關節(jié)和關節(jié)突關節(jié)的骨刺能壓迫兩側的椎動脈或刺激其周圍的交感神經,使其痙攣、動脈管徑變細、血流量減少,造成大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并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這就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
由于橫突孔的位置及橫突的長短與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fā)生及其癥狀的輕重有密切關系,因此,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fā)生有個體間解剖差異的影響。第5頸椎橫突孔離椎體較近,因此有可能在第5頸椎體的上下方,椎動脈比較容易受到增生物的壓迫,該部位的交感神經也容易受到刺激。同時,在少數(shù)變異情況下,如椎動脈孔狹窄或橫突孔狹窄也是造成該型頸椎病的原因。由于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所供應血液的范圍較廣,包括10對腦神經,所有由周圍神經傳向大腦的上行神經傳導束及由大腦傳向周圍神經的下行神經傳導束,聽覺平衡器官,大腦囊球顳葉及枕葉底部,頸脊髓上部。因此,當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可以導致較為復雜的臨床癥狀。
椎動脈不僅參與構成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供應大腦的營養(yǎng),它的分支還供應頸神經根和頸脊髓的營養(yǎng)。因此,椎動脈在椎間孔處受壓或刺激發(fā)生痙攣時,還可能累及脊髓的血液供應,而出現(xiàn)脊髓損害的癥狀。
七頸椎及相關病癥診斷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頸椎由七塊頸椎骨構成。而每一塊小小的頸椎骨,都有與其息息相關的人體器官或部位。無論是哪一塊頸椎出現(xiàn)問題,都會影響到相應的人體器官或部位并產生對應的癥狀。了解這其中的細節(jié),對于我們診斷并治療疾病有非常大的好處。
其中一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頭部血液供應,腦垂體,頭皮,臉部骨骼,大腦,內耳及中耳,交感神經系統(tǒng)。
可能產生的癥狀:頭痛,神經質,失眠,頭部發(fā)冷,高血壓,偏頭痛,神經崩潰,健忘,慢性疲勞癥,眩暈,眼花,面癱,低熱。
其中二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雙耳,視神經,聽覺神經,額竇,乳突,舌,前額。
可能產生的癥狀:額竇炎,過敏,耳鳴,耳周邊疼痛,眩暈,視力下降,斜視,耳聾,偏頭痛,胸悶,心動過速,排尿異常,高血壓,失眠,面癱。
第三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臉頰,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經。
可能產生的癥狀:三叉神經痛,神經炎,痤瘡,粉刺,濕疹,咽喉部異物感,胸悶,頸痛,牙痛,甲亢,低熱。
第四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鼻,唇,嘴,耳咽。
可能產生的癥狀:花粉熱,流鼻涕,失聰,扁桃體腫大,咽喉異物感,胸悶,肩痛,牙痛,打呃,三叉神經痛,甲亢,耳聾。
第五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聲帶,腺體,咽。
可能產生的癥狀:咽喉炎,聲音嘶啞,咽喉疼痛或炎癥樣感覺,眩暈,視力下降,心動過速或過緩,上臂痛或下肢癱軟,過敏性鼻炎,神經衰弱。
第六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頸部肌肉,肩,扁桃腺。
可能產生的癥狀:斜頸,上肢疼痛,扁桃腺炎,慢性咳嗽,假膜性喉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上肢外側麻痛。
第七頸椎
對應的身體部位和區(qū)域:甲狀腺,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
可能產生的癥狀:滑膜炎,畏寒,甲狀腺疾病,低血壓,心律失常,上肢后側,尺側麻痛。
頸椎病好發(fā)于第幾頸椎?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頸椎病好發(fā)于頸椎下段。下面我們就具體介紹下為何好發(fā)于該段?
1、頸椎下段活動比較頻繁,且活動較大,損傷機會多,但頸7因為橫突較大有較多的肌肉保護,穩(wěn)定性好,不易損傷,損傷多見于頸5和頸6。
2、椎管從上至下逐步變小,如一頸椎椎管前扣徑為22.9mm,而第六頸椎則為17.5mm。但頸脊髓則與其相反,下段因頸部膨大而增粗。所以容易出現(xiàn)脊髓壓迫。
3、椎間孔人上至下逐步變小。但下段臂叢神經根,一般較頸上段頸叢神經粗大,所以容易損傷。
4、頸5、頸6橫突孔離椎體近,椎體有骨贅形成時,容易在頸5或頸6處壓迫椎動脈等組織。
人體的生理曲度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體生理需要,均具有一定的彎曲弧度,稱為生理曲度。由椎骨及其相關的椎間盤、韌帶、小關節(jié)囊等連接構成的有機整體——脊椎,自上而下有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個生理彎曲。
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這在嬰兒出生后即存在,故醫(yī)學上稱為原發(fā)曲度。頸曲和腰曲凸向前方,這往往是在幼兒能抬頭、站立時才逐漸形成的,因而,醫(yī)學上稱之為繼發(fā)曲度。繼發(fā)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負重后椎體及椎間盤前厚后?。ㄒ宰甸g盤為主)所致。